close

屏東Dyson戴森吸塵器清洗服務推薦:潔森工坊是你專業、值得信賴的選擇

戴森吸塵器運作異常?深度清潔的重要性你知道嗎?

目前我們團隊最常接到的客戶問題就是吸力下降,或者產生異常聲音時,直覺是不是機器快壞掉了,實際上,這些問題很可能是由於機器內部積聚太多汙垢所導致的。

一臺吸塵器的吸力與其清潔程度有著直接的關聯。汙垢的積聚不僅會嚴重影響吸塵器的效能,還可能導致吸塵器運作異常。

在大多數情況下,清理吸塵器內部的汙垢就能恢復其原有的性能。因此,深度清潔你的Dyson戴森吸塵器,對於保持其高效運作非常關鍵。

吸塵器污垢滿滿,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。對於各種吸塵器來說,特別是品質卓越的Dyson戴森吸塵器,定期的清潔和維護是保持最佳運行狀態的重要部分。

如果你的吸塵器中充滿了污垢,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,並對你的機器造成潛在的損壞。

你可能會問,清潔一臺Dyson戴森吸塵器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呢?其實,一般使用者大多使用最簡單的清潔方法,這個過程並不會太過複雜。

定期檢查吸塵器的塵杯,一旦發現有過多的塵埃或垃圾,就應立即清理。

此外,濾網也是吸塵器中容易積聚汙垢的部分,定期清洗或更換新的濾網對於保持吸塵器吸力十分重要,但是超過半年的吸塵器,就需要最完整的深度清潔服務了。

在潔森工坊,我們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,能夠為各種Dyson戴森吸塵器提供專業的維修和保養服務。

因此,不要等到吸塵器出現問題才開始考慮清潔和維護,這樣反而可能導致更大的損壞,增加維修的困難度和成本。

如果你不確定如何正確清潔你的Dyson戴森吸塵器,或者擔心可能會損壞機器,我們在潔森工坊隨時都能提供專業的諮詢服務。

我們的技術團隊不僅具有豐富的經驗,並且對Dyson戴森吸塵器有著深入的理解,可以說是處理Dyson戴森吸塵器的超級專家,能夠給你提供最適合的清潔和維護建議。

在潔森工坊,我們懂得服務的價值和便利性的重要性。我們的全臺服務讓客戶無論身處何地,都能享受我們的專業服務,不論是北部的臺北,中部的臺中,南部的臺南、高雄,或是東部的花蓮,我們都可以為你提供周全的服務。

一通電話就能讓我們的物流專車到府收件,解決你的困擾。不管你的吸塵器是Dyson戴森、iRobot、小米、Gtech小綠、伊萊克斯、日立,還是國際牌和LG,我們都可以提供專業的維修服務。

我們的專業團隊會根據吸塵器的狀況進行詳細的檢查,並提供最適合的維修方案。

我們理解,維修吸塵器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致力於提供快速而有效的服務。當你的吸塵器遇到問題時,你不需要親自將它送到維修中心,只需撥打一通電話,我們就可以到府收件,節省你的寶貴時間。

無論你在臺灣的哪個角落,只要一通電話,潔森工坊就在你身邊。我們將你的便利和吸塵器的運作效能放在首位,為你提供最專業、最便利的維修服務。

潔森工坊的深度清潔流程

1. 專業拆機:在潔森工坊,我們的技師擁有豐富的拆解經驗,能精確拆解各品牌的吸塵器,讓您的機器得到最專業的處理。

2. 深度洗淨:我們使用最先進的清洗工具,對吸塵器進行深度清潔,讓您的吸塵器回復到購買時的全新狀態。

3. 殺菌烘乾:我們的烘乾機不僅能讓您的吸塵器迅速乾燥,更能透過高溫消毒,消除殘留的細菌與微生物。

4. 換濾心:我們提供品質上乘的濾網更換服務,讓您的吸塵器能恢復強大吸力,更有效清潔居家環境。(此步驟會先致電給您確認,不會貿然更換濾心)

5. 上油保養:我們使用專用潤滑油進行保養,讓您的吸塵器能運行更順暢,延長其使用壽命。

6. 原機優化:我們的專業技師會對您的吸塵器進行優化調校,讓它達到最佳的清潔效能,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。

潔森工坊專業的深度清潔服務,選用最適合的清潔方式和工具,以確保機器的安全和效能。

潔森工坊的技術團隊有著專業的知識和技術,能夠協助你解決各種問題,讓你的Dyson戴森吸塵器重回最佳狀態。

記住,保護好您的Dyson戴森吸塵器,並確保其高效運作是我們的初衷,不僅是清潔,專業的維護和保養讓延長的吸塵器的壽命。

潔森工坊會是你最好的選擇,我們將以專業的技術和誠摯的服務,確保你的Dyson戴森吸塵器能夠長久並高效地服務你的家庭。

其他維修品牌

1國際牌Panasonic

2伊萊克斯Electrolux

3日立HITACHI

4科沃斯ECOVACS

5BOSCH

6Neato

7小米

8雲米

9LG樂金

10iRobot

潔森工坊維修據點

其他縣市也可用寄件方式為您服務:

臺北服務地區:大同、北投、士林、中山、松山、內湖、萬華、中正、信義、南港、文山、大安

新北服務地區:板橋、三重、中和、永和、新莊、新店、土城、蘆洲、 樹林、汐止、鶯歌、三峽、淡水、瑞芳、五股、泰山、林口、深坑、石碇、坪林、三芝、石門、八里、平溪、雙溪、貢寮、金山、萬里、烏來

桃園服務地區:桃園、中壢、平鎮、八德、楊梅、蘆竹、大溪、龜山、大園、觀音、新屋、龍潭、復興

新竹服務地區:東區、北區、香山區、竹北市、湖口鄉、新豐鄉、新埔鎮、關西鎮、芎林鄉、寶山鄉、竹東鎮、五峰鄉、橫山鄉、尖石鄉、北埔鄉、峨眉鄉

苗栗服務地區:竹南鎮、頭份鎮、三灣鄉、南莊鄉、獅潭鄉、後龍鎮、通霄鎮、苑裡鎮、苗栗市、造橋鄉、頭屋鄉、公館鄉、大湖鄉、泰安鄉、銅鑼鄉、三義鄉、西湖鄉、卓蘭鎮

臺中服務地區:臺中市、北屯、西屯、大里、太平、南屯、豐原、北區、南區、西區、潭子、大雅、沙鹿、清水、龍井、大甲、東區、烏日、神岡、霧峰、梧棲、大肚、后里、東勢、外埔、新社、中區、石岡、和平  

彰化服務地區:彰化市、員林巿、鹿港鎮、和美鎮、北斗鎮、溪湖鎮、田中鎮、二林鎮、線西鄉、伸港鄉、福興鄉、秀水鄉、花壇鄉、芬園鄉、大村鄉、埔鹽鄉、埔心鄉、永靖鄉、社頭鄉、二水鄉、田尾鄉、埤頭鄉、芳苑鄉、大城鄉、竹塘鄉、溪州鄉

嘉義服務地區:太保市、樸子市、大林鎮、布袋鎮、中埔鄉、民雄鄉、溪口鄉、新港鄉、六腳鄉、東石鄉、義竹鄉、鹿草鄉、水上鄉、中埔鄉、竹崎鄉、梅山鄉、番路鄉、大埔鄉、阿里山鄉

雲林服務地區:斗六市、西螺鎮、斗南鎮、北港鎮、虎尾鎮、土庫鎮、林內鄉、古坑鄉、大埤鄉、莿桐鄉、褒忠鄉、二崙鄉、崙背鄉、麥寮鄉、臺西鄉、東勢鄉、元長鄉、四湖鄉、口湖鄉、水林鄉

臺南服務地區:新營、鹽水、白河、柳營、後壁、東山、麻豆、下營、六甲、官田、大內、佳里、學甲、西港、七股、將軍、北門、新化、新市、善化、安定、山上、玉井、楠西、南化、左鎮、仁德、歸仁、關廟、龍崎、永康、東區、南區、中西區、北區、安南、安平

高雄服務地區:前金、新興、鹽埕、左營、楠梓、鼓山、旗津、苓雅、三民、前鎮、小港、鳳山、鳥松、大社、仁武、大樹、岡山、燕巢、梓官、永安、彌陀、橋頭、田寮、茄萣、阿蓮、路竹、湖內、那瑪夏、桃源、茂林、六龜、美濃、旗山、甲仙、內門、杉林、林園、大寮

屏東服務地區:九如、里港、鹽埔、高樹、長治、麟洛、內埔、萬巒、竹田、萬丹、新園、崁頂、林邊、佳冬、南州、新埤、枋寮、枋山、車城

 

新竹Dyson戴森吸塵器清洗推薦潔森工坊專注於戴森吸塵器的深度清潔服務。

我們的專業團隊經驗豐富,技術精湛,致力於幫助您的戴森吸塵器恢復最佳狀態。

桃園Dyson戴森 V11清洗服務推薦透過專業工具和適當的清潔方式,我們確保您的戴森吸塵器不僅清潔如新,效能更達最佳化。

無論您的吸塵器有何問題,潔森工坊都可以為您提供解決方案,保障您的家庭清潔無虞。潔森工坊,讓您的戴森吸塵器活力全開,為您的生活創造更多可能。永和Dyson戴森吸塵器維修站推薦

劉墉勵志文章精選    劉墉先生是生活中的智者,他創造著人類“愛”的家園,給人們以有價值有意義的心智啟迪,指導我們走向成功。讀劉墉先生的散文小品,就仿佛同一個智者和長者在聊天,我們可以學習他樸實無華的語言,體味他點滴在心的真情,感悟他對世界的推理,領略他靈魂深處的境界。以下五篇文章都是劉墉先生寫給她女兒的信,其中滿懷著一位父親的關愛與期望,而且不乏令我們深思的哲理。望大家靜下心來深讀之,細品之。    一、談恐懼:《在生死之間選擇》    今天你在彈琴的時候,從門外飛進一只大蒼蠅,在幾間屋子里串來串去,每當蒼蠅飛到你附近,就聽見你尖聲驚叫。    “我怕嘛!我就是會被嚇到嘛!”當我怨你大驚小怪的時候,你喊。    “你當然會被嚇到。”我說:“可是你要控制自己,不要被嚇一大跳,因為‘嚇’    不危險,真正危險的是‘一大跳’!”    但你還是不斷驚叫,直到我把蒼蠅打死,才重新練琴。    孩子,你知道哥哥小時候也有個毛病嗎?    他很怕癢,只要稍稍抓他一下,他就會癢得像你今天一樣哇哇大叫。   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,哥哥現在一點都不怕癢了。你知道那是你媽媽訓練的嗎?    因為哥哥小時候,有一次媽媽去學校,看見一群孩子在樓梯上打打鬧鬧,你哈我一下,我哈你一下,大家躲來躲去,隨時可能滾下樓梯,真是太危險了。    所以媽媽從那天開始,就訓練哥哥,每天哈他癢,又命令他要忍著。沒想到,訓練他一陣,他真不怕癢了。    哥哥從來不是真不癢,而是因為他懂得控制自己,不作過度的反應。    “過度反應”常常會出大亂子。    我剛來美國的時候,有個朋友,就愛作過度反應,他開車,過到路上任何一個小坑洞,都會閃過去,他說如果不躲開,一震一震的,車子容易壞。    但是他的車子比誰都壞得快,而且不但車子壞,他還總出車禍。    道理很簡單——他過度反應,他固然閃躲了一些小坑洞,卻因為分心,忽略了路上其他的車子,所以好幾次跟別的車子擦撞,差別送了命。    過度反應,最大的害處就是分心。你看看,電視新聞是不是常報導,車子因為閃爍小動物,造成大車禍的消息。每次在高速公路上,看見有小動物的尸體,被壓成血淋淋,薄薄的一片,你罵那些駕駛人殘忍的時候,我不是也告訴你,有一天你開車,如果發現有小動物躺在路當中,而車子正飛快行進的時候,也只能選擇直直開上去嗎?    在那緊要關頭,你必須知道選擇,用理智告訴自己,也控制自己情感的反應,你要知道當你緊急煞車的時候,很可能造成連環車禍,許多人都會因此喪生。    記得我十六七歲的時候,常愛爬山。有一次,到烏來的深山,下起傾盆大雨,我走過架在一個小瀑布上的獨木橋;突然順著瀑布沖下一條大蛇,嗖一聲,就纏在我腳前的獨木橋上。    天哪!你想想,那有多可怕!如果是你,會不會嚇得從橋上摔下去?    問題是,橋下是幾十公尺深的山澗,如果我不控制自己,而在當時作出過度反應,今天就沒有你了。    所以我雖然怕蛇,但是在那一瞬間,硬是強迫自己鎮定下來,然后趁蛇還完全清醒,一腳,把蛇踢了下去。    說到這兒,我要問你,如果今天是你爬山遇險,你只抓住山邊一棵小樹,就能不墜落,但是小樹上纏了一條蛇,你抓,還是不抓?    你當然抓,對不對?    那么我再問你,如果今天發生大地震,我被倒下的東西壓到,知道你不可能幫得上忙,而對你喊“快跑,快跑!”的時候,你是留下來陪我一起死,還是聽我的話,立刻往外跑?    我舉這樣的例子或許太殘酷了。但是,孩子!在我們生命中,常必須面對殘酷的選擇,在那一瞬間,你只能選擇一個,不能兩邊都選;兩害相權取其輕,你必須用理智克服感情,才能存活下來。如同我在〈當你遇見大野狼〉那封信里對你說的,當你不幸落入壞人手里,遭遇強暴,為了保命,你只好放棄無用的抵抗,唯其如此,你才有求救和討回公道的可能。    聽了這么多,你懂了嗎?    我為什么說,你可以“嚇”,但是不能“嚇一大跳”!    二、談死亡:《把媽媽永遠留在心上》    今天是奶奶的祭日。    所以爸爸一早就把大聽桌子上的東西挪開,先擺兩瓶鮮花,再將奶奶的照片放在中間。然后公公、婆婆、爸爸、媽媽和你,一起在前面鞠了三個躬。    奶奶逝世已經三年了,就在三年前的今天傍晚,九十三歲的奶奶,永永遠遠地離開了我們。    中國人管死人的生日叫“冥誕”,稱先人逝去的那一天為“祭日”。爸爸覺得祭日比冥誕來得重要,因為奶奶生的那一天,我還沒來到這個世界;奶奶死的那一天,我和你媽媽都到了床前。    同樣的二月,同樣的十八號,也就有著同樣冬天的寒冷和短短的日照,連公路上蕭疏的景象都跟三年前一樣。所以祭日使我們更能回想當時的情景,使我們更能回到當年的傷心。    對的!回到當年的傷心。有時候,我們要忘掉不好的往事,有時候卻要重溫碎心的一刻。    就在不久之前,我收到一個馬來西亞高中女生的來信,她的媽媽死了,弟弟只有六歲,你知道她要弟弟做什么事嗎?她叫弟弟擦干眼淚,用筆寫下當時的心情。    “我要弟弟寫封信給媽媽,把心里想要對媽媽說的話寫下來。我希望趁他對媽媽還有記憶時寫下來,以后大了可以看,把媽媽永遠留在心中……”那女生在給我的信里這么說。    我一邊看她的信,一邊掉眼淚,立刻回信給她,說才失去母親不久的我,可以感受她的傷慟,更驚訝以她那么小的年齡,居然會想到要弟弟記下心情的方法。    所以,“祭日”也是“記日”,是讓我們加深對死者記憶的日子。隨著歲月流逝,當我們對死者的印象逐漸淡忘的時候,如果能利用每個祭日想一想,那記憶就能停留得更長久。    親愛的女兒!當你走過奶奶照片的時候,就駐足看看奶奶吧!那是奶奶到華府旅行時,在國會大廈臺階上拍攝的。當時她八十八了,還很能走,你瞧!她笑得多開心。    也利用這一天,在你的腦海里找奶奶的影子吧!跟那馬來西亞小男孩一樣,奶奶死時,你還太小,只怕以后記憶會愈來愈模糊,所以應該趁著奶奶逝世才三年,想辦法加深對奶奶的印象。    想想奶奶怎么疼你;想像奶奶每天一大早,怎么和婆婆一起把你的小床推到她房間,照顧你;想想你到醫院看奶奶,奶奶臨終張開眼,看看你的那一刻。也想想,你那天,才坐進車子就痛哭失聲。    當然,我不是要你再去哭。落淚的日子已經過去,我們已經從喪親的悲痛中走出來。就好比我們卷起袖子,看以前受傷的疤痕。那疤痕不再痛,但能使我們回想到受傷的一刻,也在心里告誡自己,下次要小心了。    親愛的小丫頭,你知道要告誡自己的是什么嗎?    是當你留不住奶奶,悲傷奶奶逝世的時候,要想想還有公公婆婆在眼前,甚至想想有父母在身邊,而好好把握機會,多跟我們聚聚。    惟恐以后散了,今天就多聚聚吧!    對遠行的親人揮完手,就回身摟摟身邊的親人吧!    這才是在奶奶祭日,你真正應該學習的啊!    三、談戒慎:《當習慣成了自然》    今天真是好險,媽媽和爸爸下午出去的時候,差點出車禍。    那時媽媽由咱們家的車道開進大馬路,她只顧左轉,沒想到右邊正有輛計程車快速開過來。幸虧爸爸看到了,及時提醒媽媽踩煞車,那白色的計程車才擦身而過。愈是在習慣的地方,愈容易疏忽。這種在自家門前出車禍的事,我真是見多了——    二十五年前,我才來美國,住在維吉尼亞州一個教授家里,有一天朋友來訪,決定一起出去看電影。豈知才出門,教授的車就攔腰撞上來訪朋友的車,原因是他只顧習慣地倒車,卻忘了朋友的車正停在車道上。    還有個車禍是為我們裝修的小李叔叔說的,他說有一家人翻修浴室,特別請他申請了一個裝垃圾的車斗。車斗到的第二天早上,那家主人照例開車上班,才倒車出去,就狠狠撞上了車斗,把車尾巴都撞爛了。    小李叔叔還說,到人家做工最要小心了,絕對不能蹲在車房外面和院子轉彎的地方工作,因為每家人都習慣倒車出車庫,和從外面開車轉進自己的院子。(勵志名言  www.lz13.cn)這條路屋主閉著眼睛都能開,所以當他突然看到工人的時候,常常已經撞上了。他還說有好幾個搞裝修的朋友,都因為沒注意,受了傷。    我們常說“習慣成自然”,許多做過千百次的動作,都會成為“習慣動作”。    舉個例子,如果你每天進房間,都伸手到墻上撥電燈開關,有一天你回家,打開門,燈雖然是亮的,你還是會伸手往墻上摸對不對?    但是你也要知道,習慣動作也常使你忘記用腦,而鑄成大錯。譬如有一天,你開門,嗅到屋子里有濃濃的瓦斯味,明明知道開燈可能引爆瓦斯,但是想到時,手卻可能已經撥了開關。    這也是我為什么每次到學校接你,帶你走過草坪、穿越停車場的時候,都叮囑你,要看清楚左右,確定沒有來車的時候再走。    因為很少有人走學校的側門,也很少有人從草坪那邊走上車道,那些開車的人已經習慣每天快速地倒車開車;他們急著去接子女,你又急著回家,這些急切的心和習慣的動作反而成為最危險的事。    最后讓我說兩個報上刊登的真實故事給你聽吧——    有個年輕媽媽帶著新生的娃娃去超級市場。    買完東西,先把放娃娃的籃子擱在車頂上,再把買好的東西放進后車箱,然后開車回家。    車子直接上了高速公路,突然四周的車子都對她按喇叭,她先是覺得奇怪,看四周門都關得好好的,大家為什么急成那樣?接著,才想到她帶了娃娃出門,娃娃在哪里?    天哪!娃娃還在車頂上,所幸路上平穩,那裝娃娃的竹籃子居然沒掉下來。    另一個家庭就沒那么幸運了——    有個十三四歲的男生,每天下午做完功課都跟同學出去打網球。    網球場遠,由同學的爸爸開車,每次都是車到門口,再用手機打電話叫他出去。    這一天,他媽媽正給他的小弟弟洗澡,突然有電話來,他去接,是媽媽的,就叫媽媽。    媽媽說小弟弟在澡缸里,你幫我看一下,于是出去接電話。他才要進浴室,卻聽見拍門聲,是來接他打球的同學,因為電話打不進來,而在外面叫他。    他就照例拿起球拍和球袋出門。    豈知當他打完球,回到家,家里空無一人,鄰居過來說他媽媽送他弟弟去了醫院。    這時候,他才想起媽媽不是叫他看弟弟嗎?    他怎么都沒想到,就在媽媽接電話、他離開家那么一點時間,他年幼的弟弟已經死在浴缸里了。你想想上面兩個意外都是怎么造成的?    都是因為習慣啊!    去超級市場的媽媽,太習慣買完東西往車箱一放就開車回家的動作,小男孩又習慣每天拿起球具就跳上車的動作,他們卻都忘了“那天不一樣!”    孩子!你十四歲了,也就累積了十四年的習慣動作,你的功課愈來愈多、心愈來愈多,也就更容易分神。這也是我由今天下午的驚恐中發現,不能不叮囑自己,也叮囑你。    “愈在熟悉的地方,愈要謹慎”的原因。    四、談師生:《恨老師》    今天你放學進門,我問你在學校開心嗎?你說開心,但是語氣不像往常那么熱烈。接著聽見你到廚房跟媽媽說話,不斷地講“Ihate!Ihate!”我就跟過去問你恨什么,你先不答腔,還是媽媽說話了:    “她不喜歡體育老師。”    你就接著發起脾氣,重重地頓腳,說你恨體育老師。    “學生恨老師,叫老師聽到了怎么辦?”我說。    “聽到就聽到!我們每個同學都有痛恨的老師,大家在走廊里都大聲講。”    “你為什么恨體育老師呢?”我又問。    “因為他太兇,又總是把球直接丟給我,我怕打到眼睛,就接不到。”    我笑了起來:“那么應該怎么丟球呢?”    “應該先扔在地上,讓球彈起來,不要直接扔過來。”    天哪!孩子,這是我第一次聽說因為老師丟球不合意而恨老師的。但是當我問有沒有同學喜歡這老師的時候,你又說有,是那些體育特別好的,老師都對他們另眼相看。接著你又自言自語地說,在音樂課,老師都對你特別好,你喜歡音樂老師。    這下子我懂了!你不喜歡體育老師是因為老師沒給你特殊待遇。    問題是,你的體育好嗎?如果你不好,老師為什么要對你特別?如果你在體育課上像在交響樂團里,坐“首席第一小提琴”,老師又能不對你刮目相看嗎?    還有,你會不會因為老師沒有特別重視你,因為你不喜歡他,就愈不好好表現、愈不跟老師合作,結果惡性循環,老師愈不喜歡你了呢?    孩子!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,但是那“得到”應該是“贏得”,而不是莫名其妙地硬要別人對你刮目相看。    我小時候也曾經犯過同樣的錯誤,那時剛升上六年級,美術課由個新來的年輕老師教。(勵志名言  www.lz13.cn)他不知道我是班上畫得最好的,沒對我特別禮,我當時想“天哪!我這么棒,你為什么沒發現?還說我這里不對那里不對。”    于是我也恨那老師,對那老師消極抵抗。    結果,你知道嗎?我居然是班上唯一一個因為不好好做作業,而被美術老師打手心的學生。一直到今天,我都能記得,伸直了手,被處罰時,全班同學驚訝的眼光。    而且,那一年也是我一生中美術成績最差,又進步最少的。    你說,這種敵視老師的態度,有什么好?    因為對老師反感而成績一落千丈的例子真是太多了。    我以前在臺北的“青少年咨商中心”,常有學生來,說他們討厭老師,所以退步。    妙的是,那些學生往往在前一年,就像我小學五年級時一樣,是表現最杰出的。他在上一學年表現杰出,得到老師的青睞,就想下一年也一樣作個“特權學生”。當下一年的老師沒對他特別的時候,他就覺得被冷落,由恨老師,到消極抵抗、不用功。    當然,也有相反的情況——    有個學生在上學年成績很爛,下學年,他的導師是他媽媽的好朋友,對他多些關注,他又為了面子,特別努力,居然能由班上的中間排名,一下子跳到前幾名。可見“老師的印象”,會對學習產生多大的影響。    只是,如果你的學習完全取決于對老師是不是有好感,不是太可悲了嗎?    學習是你自己的事,不是你“秀”給老師看的,也不是專用來“報答”老師或“報復”老師的,就算老師對你印象壞透了,你還是應該努力學習,甚至說你更應該加倍用功,證實自己的好,給老師看才對啊!    最后,讓我說個故事給你聽——    有個學生,不喜歡英文老師,到處說他恨英文課,恨那老師。    他消極學習,當然成績不好,那英文老師對他愈頭痛,總責罵他,他也就愈恨老師。    有一天,學生的爸爸聽到兒子又說恨老師,就問“你的英文好嗎?”    “不好。”    “怪不得你恨老師,因為你學不好,所以用恨老師來作藉口。”學生的爸爸說:“你可以恨他,但是你要英文特棒,說他討厭才有人聽,否則人家只會說你是酸葡萄,對不對?”接著問兒子:“爸爸給你找個家教,專教你英文,把你教得棒透了,氣氣那老師好不好?”    孩子聽聽有理,就特別用功學英文,成績也直線上升。    學期結束,那父親又問孩子:“你現在英文棒了,可以去狠狠地批評他了,你甚至可以去校長那兒告他教得不好了。”    沒想到,他兒子一笑:    “爸爸!我不但不恨那老師,反而喜歡他了,因為他對我愈來愈好,昨天還把我叫起來夸贊呢!”    好!我的故事說完了。    你明天要不要跟我去打網球?你要不要跟我玩丟球?    不過我先跟你說好喲!我的球也是直接丟給你,不會先扔在地上,再彈到你的面前。    五、談出頭:《拼命作個人上人》    “不是只有我會拖,老師也會拖。”    你今天一邊看我昨天寫的文章一邊抗議:“老師在學期開始的時候都慢慢教,講一堆廢話,到了學期要結束之前又拼命趕,老師趕,害得我們也得趕,所以期考之前特別忙。”    說完,你接著往下看,又抬頭問:“那臺灣小孩為什么要先睡個覺?睡覺作什么?害他晚上都睡不著了。”    我就笑說你是“飽人不知餓人饑,問你要是你夜里只睡了五個鐘頭,就算回家先睡一個半小時,加起來也只有六個半小時,你會晚上睡不著嗎?我又告訴你臺灣的小孩子有多辛苦,同一科,他們常常要念幾種不同版本的教科書,每天不但上課比你早、下課比你晚,而且經常留校補習,補到八九點才能回家。    你就瞪大眼睛,問為什么這么苦。    孩子!我也常責怪為什么中國人那么狠狠地逼孩子,把孩子逼得早早就戴上近視眼鏡,甚至把孩子逼得跳樓自殺。    我還作過比較,發現我這一代的健康,反不如上一代。原因是上一代身處在二次大戰的環境,常常要躲轟炸、換學校,有了不少“中間喘息”的機會。相對的,我生在一九四九年的臺灣,戰爭過去了,但是學校少、學生多,入學考試的壓力大,于是有了所謂“惡補”。    我小時候,就已經常常要留校補習,在我記憶中,總浮現那個背著重重的書包,書包里裝著《圖解算術》,在夜色中回家的畫面。    你能想像當你學跳舞、學唱歌、學鋼琴、小提琴,每天還輕輕松松的小學六年級,許多臺灣孩子已經去補習班補習了嗎?    何止臺灣的孩子啊!大陸也一樣,我曾去過一個有名的中學,那校長得意地說他們的畢業生百分之九十以上能考上重點大學。又說他們特別在山邊蓋了一片房子,高三的學生一律送到那兒去住校,就好像以前讀書人常到深山廟宇里苦讀一樣。    不止名校,我有一年去廣西深山貧困地區的一個小學,那里的校舍破舊不堪,孩子們身上穿著五顏六色的“百家衣”。但是你可知道,那里的孩子居然對我說,他們只看到燈光和月光嗎?    他們說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念書,太陽下山之后還要留校補習,所以難得看到太陽。據說因為土地貧瘠,有些學生全家只有一套能出客的衣服,大家輪著穿;甚至有人窮到沒衣服穿,沒被子蓋,天冷時躲在草垛子里。    但是那些父母還是拼了命,要送孩子上學,要為孩子繳“補習費”和“代課老師費”。    這幾年,我跑了許多中國大陸荒僻地區的學校,除了我們捐建的希望小學,也去了貴州少數民族地區和建在山西窯洞里的學校。    他們都太苦了,一個老師的月薪可能不夠看兩場電影;一家兩個孩子可能因為繳不起學費,而輪著去上學。    但是,我發現他們都拼命用功,他們的父母可以不識字,卻都知道逼孩子念書。    漸漸地,我了解了,“十年寒窗無人問,一舉成名天下知”、“書中自有黃金屋、書中自有顏如玉”、苦讀才能出頭的觀念,已經根深柢固在中國人的心里。就算是現在學校多了,在臺灣甚至錄取率超過百分之百,大家還是要拼。    為什么?    因為要拼進好學校,因為要“強出頭”。    孩子,其實你有什么好不解的呢?    你看看四周的同學,尤其猶太人和中國人,他們不是都想盡辦法,給孩子補習、叫孩子到醫院當義工,上網為孩子找各種題材、參加科學競賽,甚至為孩子找老師教網球、擊劍、游泳和溜冰,建立得獎紀錄,好爭取進入長春藤盟校嗎?    正因此,猶太人能從二次大戰時在四處被排斥,發展到今天,在美國社會雖是少數,卻有舉足輕重的地位;中國人則能成為美國平均學歷最高的族群,在各方面有杰出的成就。    美國是自由的,自由到你可以選擇作清道夫或大學教授;美國也是開放的,清道夫可以賺得比大學教授還多,美國還是平等的,職位沒有尊卑貴賤,只要肯努力工作,都能有不錯的生活。    但是,有一些民族,尤其是那些經歷苦難的民族,無論在中國或美國,他們心底自然有股力量——    拼命作個人上人!分頁:123

劉墉:嗨!你好嗎?  下午,對面鄰居的孩子在門口玩。  “原來他們也有兩個大孩子!”我轉身叫你:“快出去打個招呼,認識認識!”  “我怎么去打招呼?多冒失?又不是很自然地碰到!”你說。  “你可以拿個球,從側門運球出去,經過他們前面,不是就能喊一聲‘嗨’了嗎?!”  你沒有動,直到鄰居走進去,錯過了跟他們結識的機會。  我知道你不喜歡矯情,但你也要知道人與人相識,除了自然的緣分,更有許多創造的機緣。譬如我們搬到這里,遲早要與他們認識,你只不過早一點對他們說聲“嗨”罷了,怎能說是造作或矯情呢?  就算用創造的方式,能結一分緣,也是值得的啊!話再說回來,你怎么不想,他們在門口玩球,正是想引你出來,跟你說一聲“嗨”呢?  譬如昨天傍晚,你親眼看見我跟左鄰芭克太太在她的后院聊天。我們就這樣認識了,彼此留下電話,約好守望相助,大家有個照應,你知道那第一聲“嗨”是怎么產生的嗎?  我們幾乎同時地,隔著樹叢向對方打招呼。我相信,我們也是一起有心地走向樹叢,為的是與對方結識。否則傍晚的蚊子正多,兩個人何必莫名其妙地一起往那里走呢?  我們彼此都隔著十幾英尺的樹叢向對方望,然后不約而同地找到恰當的時機,抬起頭,露出笑容,喊一聲“嗨!”然后,我便彎身穿過樹叢,到她的后院,開始了寒暄。  這種彼此心里準備好,伺機而動,并接觸眼神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。譬如當你參加酒會或聚餐時,必須隨時保持敏銳,回應別人拋來的眼神。正因此,你經常可以在電影里見到,人們能遠隔十幾英尺相互敬酒。想想!若不是敏銳,怎么可能注意到那么遠?  而那遠遠會心一笑,不必開口,默默地、高高地舉起酒杯,用眼睛表達一分心意的敬酒,最是令人感動!  相反地,當你看到一個朋友,直向他使眼神,甚至叫他名字,對方都遲鈍而無反應時,那又是多么懊惱的事!我們每個人,不都曾經歷這種尷尬的場面,或給予別人這樣的感覺嗎?  當你的朋友狠狠拍你一下,說:“怎么搞的?!我跟你打了半天招呼,你都沒反應?”時,就是因為你不夠敏銳,傷了對方的感覺,使他熱情的“嗨!”落人冰水之中。  “嗨”!是個最普通的字,相錯而過的車船上,人們可以彼此喊一聲“嗨”!便再也不相遇。八竿子打不著的人,可以因為喊一聲“嗨”,而從此相識。  “嗨”!是你送出的一個友好的信息。沒有友好的意思,何必喊“嗨”呢?而許多成功,就從這一刻開始了!  因為這是一個“人”的社會!所有的活動、交易、成就,都要從人與人的接觸中產生。別人供給你所需,也肯定你的貢獻,甚至你存在的價值,都建筑在人們的回應上。  所以你認識的人愈多、公共關系愈好,就愈容易成功!  我有一個朋友,說錢沒錢、說勢沒勢,甚至論才能也一無所長,卻成為量受歡迎的人物。有錢的人幫他出錢,有勢的人為他效力,有才的人向他獻計,使他獲得了不起的成就。  為什么呢?因為他與這三種人都有交情,他把有錢卻急需政治后盾的人,介紹給有勢卻無財力支援者;又將懷才不遇的人,引薦給他們,于是大家都獲得了好處,團結成一股力量。  而誰是力量的中心?  當然是我這個無錢、無勢又無才的朋友!  話再說回來,與眾人結交的能力,何嘗不是一種杰出的才能?  難道我這個朋友,都是等待最自然的機會,才去跟對方結識嗎?  他必然是掌握了每個小小的契機,把它發揮成大的巧合,而結成緣。要知道!會結緣的人,即使在路邊看商店櫥窗,都能與其他看櫥窗的人開口寒暄——有共同的注意點,就是一種緣!  如此說來,今天下午,你豈不是錯過了一個大好的機緣?  記住,這世(www.lz13.cn)上每個人都可能跟你有緣,也都可能成為你的助力。中國有句俗語“見面三分情”,如果你常與人見面,將可能積蓄多少情啊?!  那情常是你成功的保證,也是在困境中的通行證!  “不要猶豫!不要吝借!抓住機會,露出笑容,說一聲:“嗨!”  這世界會變得好大、好可愛!   劉墉作品_劉墉散文 劉墉:小心曝光 劉墉:情到深處分頁:123

周國平:習慣于失去  出門時發現,擱在樓道里的那輛新自行車不翼而飛了。兩年之中,這已是第三輛。我一面為世風搖頭,一面又感到內心比前兩次失竊時要平靜得多。  莫非是習慣了?  也許是。近年來,我的生活中接連遭到慘重的失去,相比之下,丟輛把自行車真是不足掛齒。生活的劫難似乎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:人生在世,必須習慣于失去。  一般來說,人的天性是習慣于得到,而不習慣于失去的。呱呱墜地,我們首先得到了生命。自此以后,我們不斷地得到:從父母得到衣食、玩具、愛和撫育,從社會得到職業的訓練和文化的培養。長大成人以后,我們靠著自然的傾向和自己的努力繼續得到:得到愛情、配偶和孩子,得到金錢、財產、名譽、地位,得到事業的成功和社會的承認,如此等等。  當然,有得必有失,我們在得到的過程中也確實不同程度地經歷了失去。但是,我們比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應該的,正常的,把失去看作是不應該的,不正常的。所以,每有失去,仍不免感到委屈。所失愈多愈大,就愈委屈。我們暗暗下決心要重新獲得,以補償所失。在我們心中的藍圖上,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獲得勾畫出來的,而失去則是必須涂抹掉的筆誤。總之,不管失去是一種多么頻繁的現象,我們對它反正不習慣。  道理本來很簡單:失去當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現象。整個人生是一個不斷地得而復失的過程,就其最終結果看,失去反比得到更為本質。我們遲早要失去人生最寶貴的贈禮--生命,隨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過程中得到的一切。有些失去看似偶然,例如天災人禍造成的意(www.lz13.cn)外損失,但也是無所不包的人生的題中應有之義。"人有旦夕禍福",既然生而為人,就得有承受旦夕禍福的精神準備和勇氣。至于在社會上的挫折和失利,更是人生在世的尋常遭際了。由此可見,不習慣于失去,至少表明對人生尚欠覺悟。一個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,表面上似乎富于進取心,實際上是很脆弱的,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。  為了習慣于失去,有時不妨主動地失去。東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說。照我的理解,布施的本義是教人去除貪鄙之心,由不執著于財物,進而不執著于一切身外之物,乃至于這塵世的生命。如此才可明白,佛教何以把布施列為"六度"之首,即從迷惑的此岸渡向覺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橋梁。俗眾借布施積善圖報,寺廟靠布施斂財致富,實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經。我始終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徹的人生哲學,對它后來不倫不類的演變深不以為然。佛教主張"無我",既然"我"不存在,也就不存在"我的"這回事了。無物屬于自己,連自己也不屬于自己,何況財物。明乎此理,人還會有什么得失之患呢?  當然,佛教畢竟是一種太悲觀的哲學,不宜提倡。只是對于入世太深的人,它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劑。我們在社會上盡可以積極進取,但是,內心深處一定要為自己保留一份超脫。有了這一份超脫,我們就能更加從容地品嘗人生的各種滋味,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。  由丟車引發這么多議論,可見還不是太不在乎。如果有人嘲笑我阿Q精神,我樂意承認。試想,對于人生中種種不可避免的失去,小至破財,大至死亡,沒有一點阿Q精神行嗎?由社會的眼光看,盜竊是一種不義,我們理應與之作力所能及的斗爭,而不該擺出一副哲人的姿態容忍姑息。可是,倘若社會上有更多的人了悟人生根本道理,世風是否會好一些呢?那么,這也許正是我對不義所作的一種力所能及的斗爭罷。 周國平作品_周國平散文集 周國平:自我二重奏 周國平:調侃婚姻分頁:123

NN115VEGE15VE


三重Dyson戴森 Digital Slim拆卸清洗服務推薦
屏東Dyson戴森吸塵器清洗服務推薦 》潔森工坊:您的戴森吸塵器清潔專家苗栗Dyson戴森吸塵器拆卸清洗推薦 》最專業的戴森吸塵器清潔服務-潔森工坊

arrow
arrow

    k57w7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